其实对以色列来说,打击周边国家、发动战争,一定是希望速战速决。以色列希望尽快完成战略目标,打完就撤。
从以色列的国力、人口、资源和领土来看,打持久战对它是极为不利的。
但现在,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这场冲突,有演变为持久战的迹象。其实,双方都希望避免这种情况。
对伊朗来说,如果冲突演变为持久战,美国一旦介入,情况就会变得极为复杂。
而对以色列来说,持久战的消耗同样非常严重。
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速战速决已经没有希望了。伊朗不可能被以色列轻易击败,以色列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一个拥有8800万人口的伊朗。
伊朗是地区强国,如果未来两周内双方无法通过谈判达成结果,那么这场冲突就可能演变为持久战。因此,未来这两周的窗口期极为关键。
现在各方都在尝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。
伊朗意识到,如果与美国和以色列单独对抗,现在是一打一,接下去二打一,形势极为不利。伊朗开始寻求盟友的支持。
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前往欧洲,与英、法、德三国的外长在瑞士日内瓦进行了会晤。会晤的主要内容是呼吁各方不要使用武力解决问题。
然而,这正是欧洲的短板所在。欧洲人在道义上说得完全正确,但他们缺乏足够的实力去改变局势,无法影响以色列、美国或伊朗的决策。
欧洲只能呼吁,却无法采取实质性的行动。
在欧洲之行结束后,伊朗外长马上前往俄罗斯,与普京会面。
普京表现出一种似乎愿意在战略上对伊朗采取某种姿态的态度。尽管他与各方都进行了沟通,但并没有表现出坚决保卫伊朗政权的态势。
尽管伊朗与俄罗斯刚刚签署了战略合作条约,但条约签署时间还很短。
伊朗原本以为有了这份条约,俄罗斯会给予支持,但没想到俄罗斯现在似乎无暇顾及伊朗的问题,甚至不排除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进行某种交易的可能性。
比如,美国不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,俄罗斯也不干涉美国在伊朗的行动。
这就是当前的外交态势:伊朗在寻求欧洲和俄罗斯的支持,希望他们能够站出来给予帮助;而以色列则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尽管持久战对以色列极为不利,但以色列每天都在拦截伊朗的导弹,消耗巨大。以色列长期能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?
如果背后没有犹太人的财团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,在武器方面,如果美国的供应不足,以色列的弹药生产能力是远远不够的。
而伊朗则拥有两千多枚导弹,即使发射架被毁掉了一半,它仍然具备生产能力。这是伊朗在这场冲突中的一个重要优势。以色列要武器还要从美国购买,这就是一个不同的。
总之,伊朗的局势在最初一周的激烈冲突之后,已经进入了一个谈判的窗口期。如果谈判失败,美国介入,那么这场冲突就可能演变为另一场持久战了。
恒瑞行配资-配资网站大全-配资公司查询-炒股咋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