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时期,许多儿童沦为孤儿。当时负责中共南方局妇女工作的邓颖超想方设法抢救这些难童。
1938年3月10日,在汉口成立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,聘请了286位名誉理事,下设1个处和6个委员会为日常办事机构,邓颖超担任设计委员会委员。随后,广东等地成立保育会分会。
同年4月4日,邓颖超在《新华日报》上发表了题词:“保育儿童是伟大的事业,不仅要救济与教育难童,尤其要以坚毅精神,培育儿童,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主人。”这也是中共的对儿童保育工作的方针。
保育会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,主要靠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助。邓颖超等带头捐款,并承担了特定儿童的生活费。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保育会捐款捐物。
美、英等国政府及民间组织、南洋侨胞和香港爱国民主人士的捐助,成为保育会经费的主要来源。
邓颖超为抢救难童工作呕心沥血,她领导“武汉小学教师战地服务团”,在武汉成立了临时保育院,收容了几千名难童。保育委员会主任曹孟君等人带领10多名教师,奔赴郑州、开封、徐州和台儿庄前线,抢救出了几百名难童。
展开剩余48%当武汉战火迫近时,邓颖超组织抢救出几千名难童,分批送往四川。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的53个分会,共抢救出3万名难童。
新中国成立后,邓颖超担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。 1954年9月,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宪法草案时,邓颖超对宪法第三章有关儿童的条款发表了重要意见。
她说,宪法草案上明确规定,儿童受国家的保护。要贯彻这项规定,必须树立爱护儿童的社会道德和良好风尚,提倡尊重儿童,爱护儿童,采取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方法……
她提出:要警惕封建思想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沾染儿童。我们要教育培养儿童成为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新人。同时,还必须在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上,实事求是地增加保护儿童的各项措施。
发布于:北京市恒瑞行配资-配资网站大全-配资公司查询-炒股咋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